嫦娥三号研制进展顺利 将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12月13号,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探测器飞越小行星探测。北京飞控中心总工程师透露,嫦娥三号目前研制顺利,正蓄势待发,计划明年下半年接棒,实现在月球表面首次软着陆。
13日下午四点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显示,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到达距离地面700万公里的名为“战神——图塔蒂斯”的小行星附近,此后,嫦娥二号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图塔蒂斯在仅有3.2公里的地方成功相会,也就在这一两分钟内,星载监视相机完美的对“战神”进行了光学成像,留下了“他”的矫健英姿。
北京飞控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介绍,嫦娥二号目前正处于“远离飞行段”:按照现在的轨迹,预计明年1月6日,嫦娥二号有望突破1千万公里。
事实上,嫦娥二号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已经是超期服役,38万、150万、700万公里,它一次次刷新了中国高度。同时,在本次飞行任务中,它还对我国新建成的喀什66米和佳木斯35米两个深空站进行了标校试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自豪的说:“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对深空进行探测,也是我们全人类第一次对小行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看清了它的真面目,所以在我们进入深空探测,对我们深空的轨道设计、轨道控制、轨道测量,我认为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个一直被吴伟仁挂在口边的“小行星”为什么这么重要?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解释说,行星虽小,但能量可不小,近地小行星共有2000颗左右,而这个“图塔蒂斯”正是在《对地球危害名录》上的小行星,也就是数十颗周期或非周期性的将光顾地球的小行星之一:
黄江川:像去年8月我记得一颗百米量级的小行星就从地月,是40万公里,中间穿过去了,真正砸到地球上,那要引起相当的灾难的,比如说一颗百米级的毁灭一个千万级的大城市没问题。
但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小行星的一举一动,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二号、三号、五号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如果我们今天能够绕着小行星飞行,飞跃它,将来我们进一步能够伴飞它,甚至能够附着它,粘上去,再有一定的动力,就有可能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嫦娥二号电池耗尽后,嫦娥三号将正式接棒,周建亮表示,目前嫦娥三号研制进展顺利,它主要包括两个“器”,一个是着陆器,一个是巡视器,着陆器携带巡视器:
周建亮:嫦娥三号将实现在月球表面首次软着陆,然后对月球表面巡视勘察,目前计划是在明年下半年发射嫦娥三号,将把着陆器、巡视器送入月球轨道,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开展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有一年的设计寿命,在这个时间内要完成许多的就位科学探测任务,而巡视器在着陆器上释放之后,要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方面的控制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月球巡视勘察。
周建亮:嫦娥三号的巡视器它是采用的视觉导航,在巡视器的上边我们装着立体摄像机,装着几对摄像机,通过相机感知月球表面的环境,把它传输到地面,那么地面把这些照片恢复成立体的地形,通过这样的地形来分析规划巡视器的行动路线,控制巡视器移动。
探月工程一共三期,分为“绕、落、回”:在探月二期中,嫦娥三号和四号实现软着陆后,探月三期则要在月球表面实现采样返回,而此后载人登月也将包括以上几个步骤:
周建亮:最终实现把航天员送到月球,然后安全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