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宁波法院发布知识产权白皮书 公民维权意识凸显

2016-12-27 17:36栏目:出行
TAG:

为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23日,浙江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了宁波市2012年知识产权审判特点,并发布了《2008―2012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知识产权案件呈新增态势
  2012年,宁波全市两级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二审案件2246件,同比增长133%;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二审案件2261件,同比增长134%。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的大幅提升,既是由于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日益增强,也与大量专业维权代理机构的推波助澜有着密切的关系。
  宁波中院副院长黄贤宏介绍说,“新收案件明显上升,尤其是涉外知识产权数量大为提升,去年,宁波市涉外知识产权收案同比增长10%,此外新技术新领域的案件增多了,如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后,知识产权临时保护措施效果日益明显。”
  知识产权审判呈现商业化
  “近年来,知识产权审判中呈现的维权商业化、产业化的趋势值得关注。”宁波中院四庭负责人说,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的大幅上升,即是由于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日益增强有关,也与大量专业维权代理机构的推波助澜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各大企业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2012年宁波市十大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基本围绕商标权、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
  “对于知识产权商业维权,我们强调在案件审理中要慎重处理,”宁波中院四庭负责人说,“在加强案件审理的同时,要注重延伸司法职能,对于知识产权案件维权商业化现象,及时向相关行业协会、市场管理者及所在街道乡镇发出预警,提出建议和对策,防患于未然。”
  六家法院设知识产权庭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奉化法院于今年1月1日新设民事审判第四庭(知识产权审判庭),正式受理部分知识产权案件,成为了宁波市第六家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法院。
  “知识产权审判庭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一个新审判庭,将在今后担当重任。”奉化法院陈晨磊副院长说,“在今后的审判中,奉化法院将深入探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新模式,并以知识产权为桥梁,努力整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资源,扩大知识产权审判庭工作效果。”
  记者获悉,2011年以来,宁波中院共受理著作权案件571件,其中涉及商业维权的475件,比例高达83.19%,这些案件基本上由专业代理机构或集体管理组织作为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