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业乱象或依旧 规范化整治势在必行
2012年12月,央视等媒体曾先后曝光过快递行业的种种黑幕,央视记者通过实地暗访快递公司的仓库、分公司,并采访与快递公司分拣员以及与快递公司交往频繁的淘宝店主发现,快递业野蛮分拣、拒绝赔偿、私自倒卖无着邮件等闻所未闻的乱象层出不穷。
然而,由于恶性竞争、相关部门缺乏监管依据等现状,受害者却往往投诉无门。目前,几个月过去了,快递行业的不规范,是否随着放大镜的聚焦有所改善?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即使在身边,大小问题却依旧在发生。
仍在发生的不规范行为
无独有偶,就在记者打算开始采集快递业相关信息时,记者所在报社的同事就遭遇了一件让人各种不爽的“快递事件”。
4月初,记者同事汪先生的朋友从江苏通过快递寄发了一件物品给他,由于一方面希望汪先生尽早收到物品,一方面认为选择一家大型快递公司更有保障,汪先生的朋友选择了口碑、寄件速度俱佳的顺丰快递。
通过顺丰快递主页的跟踪查询,汪先生发现物件已在2013年4月11日,也就是周四到达成都中转站,然而直至4月13日周六才有工作人员与他联系,并称收件人地址写的是“企业家日报社”,派送员不知在哪里。汪先生当时在外,便让快递公司的人员在网上查询一下准确地址,称很容易查到标题地址。结果,直至周二,顺丰快递也未将物件寄到,理由仍是不清楚地址。汪先生在周六并未告知快递人员具体地址的原因,是担心因说得不准确造成困扰,对对方的态度也十分热情。然而,对方不负责任的态度让汪先生感到十分失望。
该快递最终于周二下午送达,总共花了一周时间,与顺丰以快速而闻名的公司文化大相径庭。而顺丰作为较知名的大型快递公司,还仅仅是服务态度不到位的问题,其在业内的管理已算相对规范,一些中小型快递公司的问题则更大。
在高新区工作的小曹曾不得不寄发化工粒料至武汉,虽然该物品并不算违禁物品,但由于时值广州亚运会和残亚会开办前后,一些快递公司怕担责,不愿接收无法一眼认出的物品。因此,小曹选择了一家可以走陆运、愿意接收该物品的中型快递公司。当时,成都方面的收件人服务十分热情,给了小曹极好的印象。因此小曹往后寄件都爱找这家快递公司。
然而,2012年武汉分公司的同事告知小曹,该快递公司寄发的物品,经常出现内包装已被拉破,粒料撒得到处都是,有的物品甚至断成两半,完全无法正常使用。武汉分公司的同事拒绝收件,不仅被当地派送员拒绝,派送员还对他们恶语相向,威胁要全国封杀他们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