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寿险企业要注重风险管理

2016-12-27 17:37栏目:出行
TAG: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寿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过去的风险管理方法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的现状,也不符合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近年,在国际寿险领域,未来寿险公司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当是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现在,许多大的跨国保险公司都在积极推行这一风险管理系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寿险公司在运用这个系统上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顺应国际寿险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思想体系、积极借鉴国际寿险业成熟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建立和健全我国寿险公司风险防范体系便成为中国寿险业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从总体上看,中国寿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寿险企业管理中,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决策思路对目前的寿险行业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内寿险公司业务核保不完善,承保风险还很突出,重业务发展、轻业务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加入WTO以后,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要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能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根本制约。有些企业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我国许多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观,才能推动和实现保险业有效的风险管理。

  为此,笔者对国内寿险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实现寿险企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制定稳健的寿险产业发展政策,为中国寿险业风险管理构建良好的宏观环境。

  培植健全的寿险意识,完善寿险法律制度基础,为中国寿险业风险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实施全方位风险管理制度,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理念,是中国寿险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强化风险管理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中国寿险业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我们相信,只要监管机构和寿险企业一起行动,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努力,把中国寿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我国寿险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一定能够早日完善。中国寿险企业一定能够率先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