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中国企业应“抱团”攻天下

2016-12-27 17:37栏目:出行
TAG:

中国企业在海外频频遭遇的阻力固然直接来自国际市场,来自中国企业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但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

  撇开联想遭遇戴尔“黑手”事件存而不论,温州鞋在西班牙遭遇焚烧的事件就值得检讨。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温州鞋以超乎当地鞋商承受能力的低价搅乱了西班牙的市场格局,才招徕被焚之祸。

  而事实上,踏上西班牙市场的温州鞋完全可以入乡随俗,根据当地的市场行情采取“适度低价”的策略,这种对竞争优势的“缓释”既可以对当地鞋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又可以避免引起当地鞋商侧目而破坏行规并引发众怒。锋芒毕露,刚一入市便抖出全部家底,过早并且过度地暴露自己的价格优势,以至于激起当地鞋商的过激反应,应该是温州鞋在西班牙被焚事件中总结出的最大教训。

  然而,温州鞋这种策略的失误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温州鞋内部经营者的孤立和分散所引发的竞价机制,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温州鞋商无法保持一种统一的市场理性,从而产生相互压价的行为,以至于整个温州鞋的价格在竞争中博出位。

  令人忧虑的是,这一问题不只存在于温州鞋。在海外市场的其他中国企业也都普遍存在着分散化经营的问题。经济学家赵晓指出,分散化经营使得企业无法在资本、技术、市场、信息以及生产等资源上实现共享与互补,甚至会引发越来越严重的内部过度竞争。

  当然,这些问题固然可以从惯于内耗、窝里斗、相互拆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中找到原因,但以现实的眼光来看,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行业组织力量的缺乏。

  专业人士指出,在日本和韩国打造本国跨国公司的过程中,行业协会的作用功不可没,它们将本国的企业团结组织起来,在国际市场中常常表现为统一的行为和声音,有效地维护了本国企业的共同利益,成为国际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中国企业缺乏的正是这种“抱团”闯世界的智慧和胸怀。

  事实上,由企业自发自觉组织起来的行业协会不仅可以将众多分散孤立的“中国力量”统一成一股经济势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充分交流,有效地维护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值得欣喜的是,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些行业协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就在不久前,当中国纺织品在欧美市场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曾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美国政府自主启动三种纺织品保障措施调查及欧盟出台特别限制措施。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扯不断”,面对浪高水深充满暗礁和漩涡的国际市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抱团”闯天下。而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