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残有所扶废有所用
说相声的姜昆、演小品的黄宏、编剧本的何庆魁、拍电影的陶虹……10个百姓喜闻乐见的人物塑像今年将会出现在山东西王集团所在的西王村。这10个人是由中国社科院推选出来的“中国演艺界十大孝星”。“之所以选择在西王集团,主要是看中了企业在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企业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社科院负责“孝星”评选的王海滨告诉记者。
山东西王集团构建和谐企业是从兴建老年公寓开始的。今年78岁的王大爷是在2004年西王老年公寓一落成就入住的。“每天都有人给做饭,顿顿有肉有鱼,”王大爷边在公寓院里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边告诉记者。据了解,西王集团兴建老年公寓总投资达500万元,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共有房间48套,可容纳80人居住。记者在现场看到,房间分为单人间和双人间,每套房间里都有卫生洗浴间,统一配备了中央空调、29寸彩电、太阳能、饮水机等家电及沙发、茶几、衣柜等一应俱全。公寓内设有医务室、健身康复室、图书室、娱乐室及球类、棋牌类、活动室门球场等。“老人房间里的电话都是全国直播,免费使用,这样老人可就随时与儿女、亲朋联系交流”。西王集团副总经理董莉莉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不管是否西王集团离退休职工,凡是西王村满65岁以上的老人均可免费入住西王老年公寓。“住是免费的,吃饭说要收钱,但一直也没有收,”王大爷告诉记者。西王集团公开的资料显示,企业为每个老人一年的支出大约在3000元左右。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董莉莉告诉记者,西王集团履行社会责任在积极纳税、发展循环经济、社会公益捐助上都有所体现。
近4年来,西王集团的纳税额几乎每年都翻一番,这在同行业内是很少见的。作为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环境是应尽之责。现在,西王集团的污染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每天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6000方,但实际上集团每天需要处理的污水仅有1000多方,因为其余的水已经被“循环”。即便是这1000方处理的水,依然要回用到生产环节,进入“西王循环圈”。据测算,企业每年有近一半的利润来自循环经济。
西王每年还要花费150万元左右定期不定期进行社会救助活动,全年高达100多次。作为董事长的王勇每年的捐款都在2万元以上。“双百工程”是西王多年来坚持的一项工作,即每年救助100名困难员工,每年帮助、奖励100名学生,前者由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实行一对一帮扶,后者是集团每年把300万元西王教育基金的利息用于救助、奖励本地的中学生。
作为亚洲最大的葡萄糖加工企业,西王集团也是全国优秀福利企业。目前,该企业安置残疾职工300多名,这些职工目前都能够自食其力。每个残疾人过生日、结婚,集团都会派人庆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王勇这样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要真心回报社会。企业发展起来了,不能忘记社会对企业的支持,要知恩图报。任何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对环境等方面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对附近的老百姓造成一定的伤害,没有政府、百姓对企业的宽容,企业是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的。企业发展好了,就要反哺,要考虑如何回报社会、回报百姓,同时也是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