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中国重汽文化建设:有容乃大 有创乃新

2016-12-27 17:37栏目:出行
TAG:

郝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何立足时代的发展,从企业的自身实际出发,瞄准先进文化的榜样,选择关键的环节,在“创”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在“特色”上开花结果?

  中国重汽宣传部不断探索、创新,让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引擎。如今,“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在中国重汽的各个生产一线,因地制宜制作的《员工行为规范手册》,构建了和谐与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企业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丰富多样的文化讲堂和青年论坛,在员工中掀起了学习企业文化理论、塑造员工精神、提升企业形象的热潮;精益管理模式下的《现场管理提升方案》,让一线职工们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现场各类工位器具定置摆放更加规范,企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国重汽

  中国重汽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队伍建设、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结合起来,将优秀的文化实现兼收并蓄和有机的融合,在自身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吐故纳新,吸收先进因子,实现企业文化的茁壮成长。

  创新“脉搏”要把好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片面追求个性,与优秀企业文化形成隔离带,导致缺乏必要的成长养分。中国重汽以技术的创新决策管理体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抓住关键性的科学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模式,作为主攻方向。

  通过中国重汽科技转型升级发展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脉搏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中国重汽以开展“二次创业”和“品质效益年”活动为契机,积极营造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中国重汽技术中心通过实施“产学研”结合,加强与清华大学、航天集团设计院和AVL欧洲研发中心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在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公司的铸造车间,通过相关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就由原来的30位员工减少为18位,且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提高……一个企业仅盯着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创新和形象管理,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显然不能够适应新经济时期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实现由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管理机制的探索。

  寻找“亮点”要下潜

  不断打造与时俱进的文化亮点,让更多的基层职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来。中国重汽以“新事做实,实事精做”为突破口,凸现文化优势。追溯中国重汽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先进企业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创新、探索的过程——“科学发展、理性经营、静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中国重汽”、“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步到位、步步到位”……这是一套全方位的企业文化系统,更是彰显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下企业文化建设所呈现的时代性亮点。因此,中国重汽将企业文化不断向基层延伸,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和启迪。例如,许多班组通过设立生动的漫画警示标识牌,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使全体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激励。

  在基层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模式,探索文化活动中心和基层俱乐部的建设模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成为教育职工的思想阵地、培养职工学习成长的园地,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运用创新思维,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思维,积极寻求和尝试好的方式与方法,不断完善以绩效目标、任务、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管理体系,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和考核,强化和细化各环节管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内涵。在中国重汽豪沃客车公司,他们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例如微信、微博,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新内容、宣贯落地的办法措施、通报公司管理和员工关爱的好人好事,从而提高了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中国重汽济南桥箱公司,每天生动活泼的班组晨会和一个月一次的文化推进协调会,都让文化的宣贯落到实处,职工们尝到甜头。

  “以人为本”要搭台

  如何使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深化、细化,落实到管理实务中去,变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成为员工伸手可触的“文化”?中国重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一线员工作为创新的主角,将一线阵地作为创新的主战场,让一线阵地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器。

  以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为例,公司开展的争当多能工活动,让开展争创精品岗位活动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职工身上。无论是责任工程师制度,还是设备应用岗位制度在生产一线的创新性出现,对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仅如此,中国重汽有计划地推进学习型部门、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建设,切切实实提高员工技能,例如在生产一线广泛开展“新老员工1+1”和“师徒结对”活动,每一位员工入职,都安排一名管理有方、技术过硬的老员工与他们结对,为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快速成为生产能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弘扬大家庭文化奠定了基础。

  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种禁锢,一批没有先进文化的人只能被市场和社会抛弃。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共创和共享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服务转型的紧迫感、与国际接轨的责任感,通过励创新的方式,营造起职工成长成才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重汽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