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借力航天注入新理念

2016-12-27 17:38栏目:出行
TAG: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再次掀起热潮,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探月计划将持续1年,刚好贯穿2008年相对激烈的奥运营销年,航天事业事件营销无疑成为可与体育营销比肩的又一张营销大牌。近年来,我国的每次航天大事件都会促成一些企业发展的奇迹。2003年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时,企业界最大的赢家无疑是蒙牛,蒙牛自“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以来,加盟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随着“神五”进入亿万中国人的眼球,树立了颇具影响的品牌形象,终端销量也得以大大提高。

  伴随“神舟六号”飞船点火飞天,中国企业营销也掀起第二轮“航天热”。最典型的是科龙,借助“神六”打破了企业近半年的沉寂,一扫“顾雏军事件”带来的影响,“中国航天专用产品”的广告在央视一套、二套、四套、新闻等频道以及与“神六”相关的专题栏目中高频次播出,与空中造势相呼应,科龙在全国各地家电商场也全面铺开“中国航天专用产品”的广告、促销活动,一月之内销售同比上月提升了30%。另一家企业——长城润滑油通过借助“神舟六号”发射时的整合营销,也将销售额快速提升了20%。

  航天营销最大优势为其稀缺性,和体育影视明星可选对象众多不同,重大的航天事件多年一遇。稀缺性决定了航天营销的价值非同一般。“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次探月发射,借此进行事件营销,具备第一印象的优势”。红蜻蜓成为“嫦娥一号”宣传入围的惟一一家制鞋企业,期望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创新投入,强化品牌的科技内涵,同时改善中国制造业科技含量低的故有形象。

  在12年的发展历程中,红蜻蜓始终坚持对品牌的经营、对科技的重视。以超前的视野,校准企业的发展方向。秉持“文化+科技+时尚=设计”的理念,持续不断为产品注入新的科技元素和文化元素,将科技和文化打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红蜻蜓始终集中力量于技术创新,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均在1000万元以上,仅2006年一年就达到了4000万元。

  2007年,红蜻蜓在科技创新层面的成果更是引人瞩目。6月与国际著名运动鞋科技研发企业RSscan携手合作;7月,斥资2亿元人民币兴建中国首个运动皮鞋研发生产基地,率先在行业内创造了技术引进的新模式;9月,科技创新的结晶——中国第一双运动皮鞋正式面世。品牌,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原动力。 红蜻蜓此次赞助“嫦娥一号”,承袭了品牌建设过程中一贯的创新风格,从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科技发展的角度,在消费者心目中打造品牌与科技创新的强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