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连锁之变革
PC流通的重心正在发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转移。尽管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策动的PC攻势能否“修成正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其向综合类消费电子商业平台转型的野心却已昭然若揭。
据国美电器披露的数字显示,“十一”期间,国美家电、通讯和IT三类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创新高,尤其是PC产品在各品类中同比增长最快,创造了台式机每年100%、笔记本电脑每年200%的行业最高增长率,760余家门店令国美成为PC产品的最大零售渠道。
无独有偶。9月份,苏宁电器也借“2007中国PC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的机会表达了自己做强PC业务的决心:“苏宁将在2007销售年度成为中国PC零售渠道冠军”。
GFK监测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家电连锁是PC零售渠道中增长最快的渠道力量。对比45个城市2007年1至7月与2006年1至7月份的数据,整体PC市场增长率为19%,3C家电连锁的增长率则达到了69%,远高于整体市场的增长率,苏宁的销量增长率更高达344%。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家电连锁企业之所以涉足原本并不擅长的PC领域,一方面缘于传统家电利润日趋微薄,家电连锁企业急于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PC业务长期被电子市场中的“柜台公司”垄断,信誉度、美誉度一直是困扰行业壮大的瓶颈,而靠传统家电销售起家的连锁商凭借成熟的渠道与大规模采购优势,进军PC业务因而显得水到渠成。
据了解,发誓在PC业务中一搏的家电连锁企业已做足了功课。国美从8月底起就签署了200多亿元的采购协议。在此次采购中,PC产品占据了重要角色,基本囊括了国内外所有主流品牌,包括联想、惠普、IBM、东芝、华硕、联想、海尔、方正等。更为重要的是,9月底国美电器和戴尔公司联合宣布,双方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美成为戴尔电脑在中国的惟一零售渠道,从“十一”开始,国美在全国50多家主要城市门店开始销售戴尔消费数码产品,并将在未来数月进驻更多门店。
然而,“国美们”的大面积铺货并没有博得一致的肯定,如何在规模与效益间取得平衡成为家电连锁企业的当务之急。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国美较苏宁店面数量有400家以上的优势,但对比整体收入,两者却所差无几,其中显露出一个重要问题———规模效应和单店利润的平衡。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连锁优势就在于规模,扩展规模必是竞争利器。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盲目的追求规模并不能使连锁更强大,单店的运营能力才是连锁做强做大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