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企业纠错要有效运行

2016-12-27 17:38栏目:出行
TAG:

社会运行如同一个巨大的机械表,需要完善的制度确保和谐运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运行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是要建立企业有效的纠错机制。

  企业纠错机制就是一整套对企业运转过程中错误的行为以及由此行为导致的不良结果进行矫正,以期将来不再重犯的活动机制。

  企业纠错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一种开放式的纠错机制,即犯了错,可以把错误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也可以真正追查错误的来源,以便给错误的企业或者企业成员加以合法之惩处,从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不存在天然的缺陷,但就是因为有纠错机制,社会才得以健康良好地发展。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商业行贿、生产事故等。而纠错机制会产生一种内部的良性循环,即犯了错,有纠错的机制,有追查错误发生的原因并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还能进一步从错误中学习而使此种错误将来不再发生,即便发生也有法可依。

  一个企业要建立健康、有效的纠错机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特点:

  事后性。这是由纠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纠错本身就具有补救的性质,是一种矫正性的行为。在纠错机制之前还有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

  相对稳定性。企业内外的事态像流水一样,但纠错机制却是一张动态稳定的网,它不可能像水一样多变,朝令夕改。否则很难找到相对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机制的良性运转。

  运转的复杂性。错误发生的主体是复杂的,主客观的原因也很多,这决定了纠错机制运转的必然复杂性。纠错机制的运转会牵涉企业内外多方面利益,多方面的力量相互牵扯,导致运转复杂、困难。

  向后示范性。纠错机制是一种事后发生效用的制度,但其一旦发生作用之后,对以后的决策就具有参照示范性。显然,如果纠错机制没有很好的发生作用,就会产生负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正效应。

  主体地位的独立性。企业纠错机制主体地位的独立性是指纠错机制的纠错主体在整个企业系统中的利益是独立的,采取中立的姿态,与相关方没有利益的瓜葛,否则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干扰,从而不能作出独立判断,当然也就很难纠错了。主体的独立性应该是纠错机制非常核心的特点。

  启动的主动及时性。纠错机制启动的主动及时性是指在发生错误之后,纠错机制就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动及时地运转起来。如果纠错机制是被动发生的话,就会出现很多事情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以及是否启动纠错机制取决于某些个人。这就对企业的领导人员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

  企业纠错机制的特点决定了它良性运转的条件,同时,企业纠错机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政治、法制、经济、文化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进程中,企业的纠错机制也会逐步完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