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苏波12月16日在2012增材制造技术国际论坛上表示,“3D打印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是一项革命性新型制造技术,它改变了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组装进行生产的加工模式,实现了随时、随地、按不同需要进行生产。”他表示,为加快推动3D打印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中国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大财税政策引导力度;适时筹建增材制造行业组织。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快速制造”。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研发3D打印技术,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隆源公司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已经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研发出光固化、金属熔敷、生物制造、陶瓷成形、激光烧结、金属烧结、生物制造等类型的增材制造装备和材料。
3D打印技术正日益受到全球许多国家的重视,3D打印产业也成为“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教授大卫•柏瑞尔说,2012年奥巴马总统针对美国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方案,将3D打印列为11项重要技术之一,并联合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制造商,建立了国家增材制造研究所,引进大量人才从事研发生产工作。
尽管中国早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中国制造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内生动力不足。
苏波认为,如果中国能把握住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趋势,那这一技术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已在工业设计、模具制造、受损部件修复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正朝着日常消费品制造、功能零部件制造、组织与结构一体化制造等领域加速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卫•柏瑞尔称,中国将成为增材制造业内最大最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