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石化500万吨新装置节能减排又增效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我区能源资源非常富集,其中既有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也有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目前,呼石化500万吨炼油项目开始逐步放量生产,这也必将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建设发挥巨大作用。
日前,从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传来消息,呼石化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建设时,投资4亿元配套建设的120万吨/年汽油质量升级项目今年投产后,汽油全部达到国IV标准。
这是呼石化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投产以来传来的又一个喜讯!呼石化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工程自2010年8月动工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该工程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振兴规划项目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一号能源工程,也是呼和浩特市“一号”重点工程。工程于2012年7月30日实现全面中交,2012年10月底,陆续生产出合格产品。按照设计,呼石化500万吨新装置每年加工410万吨长庆原油、70万吨二连原油和20万吨蒙古原油,可向自治区中西部、山西北部等区域市场提供170万吨汽油、210万吨柴油、20万吨航煤、15万吨聚丙烯等石油石化产品。按现行的税费政策和价格测算,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利税70亿元以上。产品质量全面升级,成品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污水排放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原年炼油150万吨跃升到年炼油500万吨,生产扩能了,但能耗物耗却降低了。“公司500万吨新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选用了70多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既实现了装置的稳定运行、优化运行,又降低了能耗物耗。”该公司党群工作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公司目前实现了工业用水全部改为黄河水,每年可节约地下水资源400万吨,为保护呼市地下水资源做出了贡献。”采访中,该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据了解,为保护呼和浩特地下水资源,呼石化公司在实施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工程时,将黄河水预处理设施工程作为配套公用工程进行同期建设,截至6月13日,全厂生产用水已经全部改为黄河水,新建的黄河水预处理装置设计处理量700吨/小时,处理后的生产生活用水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