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企业担起环保责任
科技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发展动力,而且使企业能够担当起节能减排、改善环境、造福民众的环保责任。落户于合肥市的企业,放眼全球环境危机大背景,全力投入到环保科技创新中,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脊梁”作用日益显现。
生物柴油提供“绿色动力”
安徽国风集团可谓捷足先登,国风生物能源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项目已在合肥市包河工业区建成投产,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及其生产技术,生产的生物柴油产品品质优良,已经在柴油发动机上正式使用。
生物柴油通过行车对比实验表明,其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可减少约30%;生物柴油含氧量高,使其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烃,因而废气对人体危害低于柴油……
一位专家说,“生物柴油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柴油。由于生物柴油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善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有害于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
目前,“安徽产”生物柴油产品以其特有的优点逐步在全国大城市使用。
“纳米化肥”挑战巢湖蓝藻
今夏以来,太湖、巢湖、滇池国内三大重点湖泊先后不同程度爆发蓝藻,无锡市甚至因此发生百万居民饮水危机。水体污染向人类发出了警告。
面对严峻形势,安徽帝元公司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就“十五”国家攻关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成果———化肥纳米控失剂、选择性水处理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三项科技成果签订转让协议。
也就是说,在传统氮肥中加入10%左右的控失剂,可提高肥效30%以上,氮肥的利用率可以达到70%以上,同时氮、磷、钾的流失也相应的同比减少,从而在面源上减轻了对江河、湖泊的污染。
控失肥可以持续保证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多余的养分可以固定存放在土壤里,最大程度避免养分的流失,减少水体氮磷含量,减少湖泊的富营养化,降低蓝藻爆发的几率,是长效环保肥。
环保理念促企业发展
今年来,江淮汽车的崛起在业内尤为注目,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江淮汽车,环保理念不只是自身的道德自律,也是企业一种自觉的经济行为。
自2002年以来,公司在配套件采购过程中大力推进“免包装”进程。对于配套件的纸箱等包装物,凡是能免包装的即免去包装;对于部分不宜免除纸包装的小零部件要求配套厂家将包装回收再利用,没有损坏,不得换新包装。“免包装”使包装成本费用每年减少55万元以上。
同时,江汽公司高度重视工业废水污染问题。先后共投资建成了4个污水处理站,并成为合肥地区第一批安装COD在线监测和无线传输系统的企业。
另外,公司通过推广使用静电喷枪,可以平均节省油漆0.6kg/台,漆渣含水率以保守的15%计,按小卡、轻卡及重卡厂每年13.5万辆计算,可年降低危险固废漆渣排放95294千克(不计节省的稀释剂),同时大幅度降低喷漆水中的COD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