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建立回水系统、实施水循环综合利用

2016-12-28 09:05栏目:环保
TAG:

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厂, 公司生产以曲酒和酒精两大车间为主,酒精糟液和曲酒糟具有资源再利用的基础,但也是主要污染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是从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治理污染开始,由于传统经济的资源配置所采用的生产流程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即开采资源,生产产品,排放废物,其资源利用基本上是一次性的。

  随着人类社会需要的不断增长,资源稀缺性问题日益突出。不论一次性消耗资源的配置结构多么合理,利用效率多么高,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最终难免用完。因此,传统经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为此,公司于1989年投资了360万元,建造两座600立方米厌氧发酵灌,年产沼气约80万立方米,用于锅炉助燃和职工做饭。1997年,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要求,结合企业污染治理和节能降耗的需要,对排污处理进行了系统改造和建设,投资总额为1015万元,新建、扩建工程为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好氧处理、沼气发电及线路改造四大部分,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实现了治污达标和资源再利用的目的。2003年,公司投资1513万元推行“清洁生产”项目,实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减控污染源的产生,逐步实现污染治理零排放的目标。

  根据国家颁布的《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依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行“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较好地实现了废渣、废水的有效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减轻了末端治理的难度,降低了末端治理的费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施水循环的工艺线路

  公司通过了对酒精生产循环水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现了闭路循环,根据工艺用水要求不同,改变循环水流向,做到水的清浊分流,分级使用。改造现有循环水系统,使冷却水系统采用串级使用的方式:即发酵冷却水进入回水池,作为供水系统循环补充水,供蒸馏冷却用水,蒸馏冷却水作为包装车间洗瓶用水,经处理后进入生态农业灌溉。喷淋冷却水供蒸煮真空冷却循环用水,蒸煮真空冷却循环水作为破碎膜湿塔用水(剩余部分进入回水池),破碎膜湿塔用水进入粉浆(另加30%酒精糟液)。采取蒸馏糟余热利用,使锅炉进水经热交换器,将进水温度预热到90℃左右,供锅炉用水,提高产汽效率,保证了车间生产。通过一系列节水措施的改造,实现冷凝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循环前后资源利用情况

  1.建立回水系统前,每天生产取地下水2800多立方米,在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污水和浪费现象严重。改建水循环系统后,每天生产抽取地下水在1900立方米左右, 900立方米的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源的产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水循环前,包装车间每天洗瓶用地下水280多立方米,还需要蒸汽加热到30℃以上,既浪费资源,又浪费能源。实施酒精蒸馏冷却水利用后,每天可补充70℃的洗瓶水180立方米,提高了洗瓶的工作效率和水循环利用率。

  3.蒸煮工段真空冷却、水膜除尘、原料粉浆都是独立的用水个体,日用水量在800立方米左右,水膜除尘每天产生污水300多立方米,近500立方米的水被浪费。实施串级使用工艺,将独立个体合并到了一个整体。每天可节约500立方米的水资源,水膜除尘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原料粉尘,将其用于粉浆中,不再产生水污染。

  4.酒精生产每天产生600立方米的糟液,其有机成分含量较高,也是主要的污染物,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采取分离的酒精糟液有200立方米经闭路回用到原料粉浆,400立方米进入厌氧处理,生产沼气。同时节约了原料粉浆30%的水资源,减少了末端治理的污水总量。

  5.锅炉车间是公司生产的心脏,使用冷水进炉,产汽慢,能耗高,气压不稳定。提高炉膛进水温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水循环系统,增加热交换设施,将蒸馏丢糟中的热能转化为锅炉可利用的热能,每天节煤3吨,提高了锅炉的产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