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新疆能否担当中国能源接替区

2016-12-28 09:05栏目:环保
TAG: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迅猛,2013年进口原油9112万吨,同比增长30%;成品油2824万吨,同比增长39%。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2016年和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1.45亿吨、2.08亿吨和3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达到40%、50%和60%。与此同时,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的需求旺盛,加之国内生产能力不足,自给率较低,需大量进口。目前我国乙烯、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有机原料自给率分别为38%、66%、50%和73%。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乙烯缺口将达700万吨、塑料缺口将达1000万吨,主要聚烯烃品种等产品进口量将占到总需求量的50%左右。未来10年,国内主要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6%—8%的增长。

  能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素有“得能源者得天下”之说,从某些经济强国不惜动用武力多次对石油输出国进行侵占就很能说明一切。随着近期原油价格一路高歌猛涨,能源的战略安全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实现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目标和社会全面进步,不久前,中央专门下发11号文件,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进行了总体部署。中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把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的扶持力度。而随着中哈原油管道于2005年年底的建成,这些无疑对加速新疆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机遇。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发展新疆的石油化学工业就显得尤为紧迫,如何增强新疆石油的经济战略地位就成为当前新疆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这次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专家编制的《2004—2010年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重要战略部署的一个重大部署。该规划提出了2010年前自治区石油石化的发展目标:2004年到2005年,建成克拉玛依石化新增150万吨/年稠油炼制、塔里木河油田稠油扩能、库车华锦大化肥、新疆联合公司聚甲醛和广汇集团LNG等大型石化项目;2006年到2010年,规划建成独山子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年乙烯、乌鲁木齐石化大芳烃、南疆大甲醛和聚甲醛等项目,力争石油化学工业保持年均11%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新疆石化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248亿元,工业增加值达600亿元,占新疆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这标志着新疆迎来了石油石化跨越式大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14年前,国家确定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石油石化战略,新疆迎来了石油石化工业大发展的第一个“春天”,这项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新疆三大油田的勘探和开发。目前,新疆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亿吨,天然气9753亿立方米,2012年新疆原油产量就达到2360万吨,并建成了可为“西气东输”提供稳定充足天然气的气源。新疆已成为我国21世纪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接替区。

  一个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它必须掌控国家的稀缺资源;另一个是国家有发展的紧迫需要。石油化学工业正是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较大潜力和发展前景,这些为我国发展新疆的石油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石油消费日趋扩大的紧迫形势下,新疆的石油资源和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巨大的潜力和前景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发展石油石化工业。

  这些年,新疆的石油石化工业有了大的发展,但在上、中、下游产品的开发还只是开端,随着引进大量新的科技,它将会有更广阔的前途。

  近几年,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团不断加大了对新疆的投资力度,中石油已把新疆作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中之重。

  与中国新疆接壤的中亚国家也是石油的富产区,新疆不仅要很好地开拓自身具备的资源,还将参与整合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扩大石油、石化产品在中亚及周边地区的市场份额。中石油集团筹备建设的中哈原油管线等大项目即将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种种迹象表明,新疆因石油石化的大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对当地经济的快速拉动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