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橡实”成为能源替代新技术
2016-12-28 09:06栏目:环保
能源替代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无疑也是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上的一个核心问题。在11月9日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能源会场上,与会者就发展乙醇生物柴油如何解决与粮争地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陕西绿迪集团公司总裁黄一钊在发言中提出了具有陕西资源特色的有效解决方案,引起了参会嘉宾、领导、企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原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等领导都在演讲中对该项目技术进行了充分肯定,前哈萨克斯坦总理、现任总统特使谢捷列先科也对该项目产生强烈的兴趣,会后专门和集团总裁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洽谈。记者在会后专访了绿迪集团总裁黄一钊。
黄一钊说,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还很低,尤其是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发展及替代比例水平非常低。国家对此非常重视,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除常规能源、大型水力发电、风能、太阳能、小水电、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能源资源外,生物质燃料也成为我国的一个发展重点。目前巴西和欧美等国家都是以植物油料作为原料,所生产的生物柴油与现行的普通柴油在理化性能方面基本相当,但仍然存在着或与粮争地、或热值低等问题。
橡树作为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树种和战略资源,它全身都是宝,陕西省的秦巴山区是全国橡树的集中分布区、适生区和优生区,总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橡籽(果实)淀粉含量非常高,仅次于玉米,而且不用占耕地,在当今能源紧缺的情况下,橡籽可以作为乙醇生物柴油、汽油原料的来源,但是长期以来这一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绿迪集团作为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陕西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内最大的橡树企业,从2004年开始就以专家团队的科研力量为核心,致力在陕南地区实施‘百万亩橡树资源培育和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目前已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耐低温乙醇生物柴油项目。”黄一钊介绍说。
该项目是将橡子淀粉等非粮淀粉生产的工业乙醇与专用增能剂经高速剪切设备充分混溶,制成热值及理化性能与普通柴油相当的乙醇生物柴油,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车,无需改动发动机,可100%替代普通柴油;二是耐低温、易启动,可耐-70℃低温;三是环保,CO、HC等废气排放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四是成本低,每吨可降低成本1000元左右。同时,该项目工艺技术完全适用于乙醇生物汽油以及甲醇柴油、甲醇汽油等。
黄一钊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已完成中试,被评为“2007中国最具价值的投资项目”,居业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立项。据业内人士分析,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会在能源发展领域产生数百亿元乃至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替代石油燃料、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