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举办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书画笔会
今年4月8日,是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敬重生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配合枣庄市及台儿庄区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暨“‘英雄台儿庄’抗战主题雕塑大展”活动,华夏诗文书画艺术家协会在驻地枣庄及协会活动中心组织举办了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座谈暨书画笔会。枣庄驻地的协会14名诗书画家、5名摄影家参加座谈笔会活动。大家回忆历史,追忆先贤,缅怀英烈,畅谈今日。大家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从抗战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之中,祝愿祖国更加美好。协会到会书画家隋相伦、王德震、姚永胜、张学贤、董云飞、李文刚、邵伟、刘金平、刘建华、王新伟现场创作书画作品31幅;协会摄影家张立友、张晶、荆晓、陈秀丽等进行了摄影报道;协会诗文家陈玉彬、宋哲学、邢春莲,和收藏家靖献民以及陈桂国参加了座谈笔会活动。协会主席隋相伦、副主席王德震主持了座谈笔会。
台儿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二战史上的经典战役,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胜利,是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结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视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台儿庄从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并使台儿庄成为国共合作共御外侮取得重大战果的见证地之一,成为了承载两岸同胞共同历史记忆的情感纽带。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此次大捷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电影《血战台儿庄》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及战场旧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陆续前来参观、凭吊英烈。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峄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共歼灭日军11984人,而史界认为,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了大战胜况。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
一寸江河一寸血。台儿庄战役以中国胜利而告终,是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一场大规模的惨烈战役。这场战役,惊天地、泣鬼神,经台儿庄外围战、北门争夺战、惨烈的巷战、台儿庄反击战,历时半月,歼敌万余,创八年抗战之伟绩,扬中华民族之雄威,严重挫败了日军猖狂气焰,遏制了日军侵华凶猛势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振奋了国人高昂的抗日精神,坚定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念。对此,毛泽东、周恩来都作过高度评价。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周恩来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