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董宝宏——全国百位优秀人民书画家专题报道

2016-12-28 00:47栏目:文教
TAG:

董宝宏

  董宝宏,字丰源,号水墨黄河,著名国画家,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理事,清华美院黄河画派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理事会副主席,天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董宝宏画作长于山水,尤擅黄河。他画黄河,既摹其形,更追其韵。其黄河画作中蕴含着画家对黄河历史、黄河文化、黄河风光以及黄河物象等方面的深刻理解。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评价其画作“线条健韧,传统功力深厚;画面开朗,现代气息浓郁。”著名美术理论家夏硕奇赞其画作“气势磅礴,势若奔雷。”

  融会贯通

  董宝宏的山水作品构图简洁、层次分明,追求画面语言的冲击力和完整性,追求光影的变化与律动。欣赏他的作品,就好像在阅读一首跳动的诗歌,聆听一首流淌的乐曲。在董宝宏的获奖作品中,既有莽莽太行的雄壮巍峨,又有秦岭山水的神奇峻秀;既有鹰眼鸟瞰的悬崖峭壁,又有慧眼聚焦的峡谷奇峰。

  赏读他的画作《梦里江山》,其意似在表达中国文人的一种理想境界,画面有种飘逸感,仿佛人间仙境。山水画的“北骨南韵”,说的是北派的苍劲有力,南派的诗情画意。董宝宏从北、南分开入手,厚积而薄发,将北、南的特点融合在一起,表现手法更趋多样,画面内容更加丰富,构图巧妙,意法奇崛,集“北骨南韵”于一体,幽静恬然,气韵生动。

  董宝宏作画既善坚守个性,又能融会贯通,通过自己踏实的艺术实践十分自然地将南派的细腻与北派的大气融为一体,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情系黄河

  董宝宏擅长山水,更擅长画黄河。他的黄河山水画大气磅礴,粗犷朴拙,厚重沉稳,意境深远,诗情画意,雅俗共赏。他认为,黄河画不同于其他山水画,她更应具有民族特质,更应具有东方文化内涵。董宝宏在黄河山水画定位上是雄浑、博大、稳健、厚重,进而体现“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意念,体现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风采,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近年来,董宝宏走遍黄河两岸的山山水水,积累了大量素材。波澜壮阔的大河给予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他沉潜在画室中,夜以继日,挥毫不止。短短一年时间,《大河声韵动乾坤》、《派出昆仑》、《黄河源》、《黄河交响曲》等一大批黄河精品画作不断面世,影响日盛。近作《黄河交响曲》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董宝宏黄河画作的艺术主题直指黄河精神。品读其代表作《大河声韵动乾坤》,只见茫茫大河,奔流而下,声若奔雷,势不可挡。欣赏这样的作品,给人一种感觉,好似旁边需要站一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高唱大河东去!鸿图巨制,其境非凡,撼人心魄。

  董宝宏将目光投向黄河,就将自己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在这条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一路感受着她滚滚涛声中生命的存在、悸动与过往,由衷地礼赞每一朵飞溅即逝的浪花。

  力作频出

  染指黄河,董宝宏何以精品力作频出?

  他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无意中道出了其精髓。他说,“作为一位艺术家,要胸怀对祖国满腔的爱,只要这样,才能出好作品。”

  画黄河,董宝宏把笔墨集中在描绘它拥有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气。这使得他的黄河画作立意高远,卓尔不群。董宝宏多次到壶口写生,面对奔腾的黄河,挥毫不辍,如痴如醉。《黄河之水天上来》、《天来之水润神州》、《万里神龙醉入壶》、《黄河万里入襟怀》是他对黄河壶口断的生动描绘。

  董宝宏说,画家绘画、如蜜蜂酿蜜、似酒师酿酒!写生素材只是花粉、重要的是必须经过酿造才能成蜜、成酒!画家作画时只有倾注情感,才能创作出令人喜爱的作品。正因为如此,他以直率的感受和厚重的笔墨表现了黄河千百年的沧桑,追忆逝去的岁月,呈现现实的生动。当他铺纸、握笔的一瞬间,源于亲身体验而产生的浓浓情感就转化为艺术创造的冲动和激情,从而写就一幅幅充满生命张力和爱国情怀的精品力作!

  黄河亘古不竭的水流所诠释出的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是董宝宏创作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大河声韵动乾坤”,既是董宝宏对黄河的生动描绘,更是他爱国情怀的尽情倾斜和挥洒。

  董宝宏在黄河山水画创作中不断继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富有恢弘正大的气象。衷心祝愿他在黄河画风的探索和实践中再出新作,再创辉煌。

大河声韵动乾坤480x120

大河声韵动乾坤480x120

大河长风万里行500x200

大河长风万里行500x200

观海听涛240x100

观海听涛240x100

黄河交响曲 48x180x4

黄河交响曲 48x180x4

黄河走东海万里入襟怀360x145

黄河走东海万里入襟怀360x145

太行清晓180x180

太行清晓180x180